【刻板印象】高不可攀的校園女神(第二篇)

【刻板印象】高不可攀的校園女神(第二篇)

※本篇為「高不可攀的校園女神」單元第二篇,探討刻板印象的正面影響。關於上篇劇情,請見【男性廢退】高不可攀的校園女神(第一篇)

鄭剛英,座右銘是「男兒當自強」,以軟弱為恥。

性格嚴肅剛直,有門課他當期末報告小組長,對於從未出席分組討論的同學,直接踢掉不留情面。

熱衷鍛鍊肉體,每天跑10公里再加伏地挺身、仰臥起坐,打磨出滿身結實肌肉。

有人嫌他太陽剛了。他挺起胸膛,自豪地說:「太陽剛?那又怎樣?就是因為陽剛,我才能如此強大!」

堅毅、剛強、體格健壯,他是符合男性刻板印象的男子漢!難怪能引起慧妍的注意了。

其實剛英也暗中欣賞慧妍,因為她是符合女性刻板印象的女神!

傳統上有「女孩較認真文靜」的刻板印象,她朝這方面努力,成為乖巧的資優生。

「愛漂亮」也是大眾愛給女性貼上的標籤,而她的確在外貌下了很大的功夫,勤於運動維持窈窕身材,並特別挑慢跑、桌球、瑜珈等不易練壯的運動,以符合另一個刻板印象「柔弱嬌美」。最後,她成為校內知名的校花,並曾拍攝性感寫真,上了網路媒體報導。

出名後難免引人嫉妒。一位身材肥胖的網路女酸民,在慧妍的寫真報導底下留言:「這就是所謂的性感?我看是乾癟吧!只會賣肉的無腦花瓶,這種人能考上頂尖大學,我看台灣的教育完蛋了。 美應該是多元的,媒體和一堆眼瞎的男人只會吹捧這種纖細美,社會也完蛋了。我很胖,但我不想減肥,我肥我驕傲!」

看到留言的慧妍一開始有點沮喪,但堅強的她很快調整了心態。她洗完澡,看著鏡中自己的裸體,細腰、翹臀、大小適當的飽滿胸部,符合主流的女體審美觀。她覺得很滿意:「我承認美是多元的,不論身材胖瘦都不應隨意批評。但我努力雕塑身材,符合主流的審美觀有錯嗎?」

「我的窈窕身材,是每天早晨持續不懈的慢跑成果。妳不該忽視我的努力。」

「我的身材乾癟?我的BMI(身體質量指數)正常,沒有過瘦耶!而且我的腰雖然細,但屁股可是又翹又豐滿!」

「說我是無腦花瓶,妳知道我為了保持好成績,多努力讀書嗎?」

「我努力符合一般人對女生的期望與印象,才達到現在的高度!」

在強調多元發展的現代,「刻板印象」、「貼標籤」常帶有負面意涵,說某個群體就是有什麼特質,是一種偏見或限制。然而正是刻板印象的砥礪,將慧妍與剛英推上高峰,成為各自性別中的佼佼者!

既然兩人都是頂尖強者,又彼此感興趣,應該會很順利地交往吧?不!並沒有!

對於戀愛,剛英有個大男人主義的信念:男人應該比自己的女友強!

然而,慧妍太優秀了,每學期的成績剛英只能屈居第二。

兩人同為桌球社,剛英鼓起勇氣找慧妍對打,結果一分未得的慘敗。

單純論力量,剛英當然遠勝慧妍。但桌球可不是比力氣的運動,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手眼協調、擊球力道控制、準確判斷球的旋轉與落點等。慧妍以高超的技巧,彌補力量上的不足。

一開始剛英自信的以為,只要努力就能勝過慧妍。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他發覺不論是學業還是球技,慧妍都如一道無法跨越的高牆。

他的自尊崩潰了,他喜歡慧妍,可是他無法超越她!好不甘心啊!

一次兩人參加聚餐,大概因為喝了點酒,剛英竟然不由自主的告白,表情卻帶著沮喪:「慧妍,我覺得妳很了不起,妳做任何事都那麼努力,不管是學業、運動還是外貌,都是女神等級!我一直很喜歡妳,可是我成績比妳差,桌球打輸妳,我......我配不上妳!我好想變得更強,成為配得上妳的男人!」

講完後剛英隨即害羞起來,暗自懊惱:「我......我怎麼忽然講出來了?話說我剛剛的樣子太遜了吧!」

突如其來的告白讓慧妍害羞起來,也驚訝剛英的男人自尊竟然這麼強。她看著剛英,覺得他太大男人主義了。不過,她不討厭因自尊而努力的男人。

慧妍忽然露出俏皮的笑容,說:「這樣的話,我們來比賽吧!」

剛英:「什麼?比賽?」

慧妍:「對啊,我們來比讀書、表達和桌球三項!半年後我們不是要參加台灣農糧的招考嗎?招考有筆試和口試,筆試比讀書,口試比表達,然後我們再比一場桌球,比誰是更厲害的多面向人才!只要讀書、表達和桌球裡你贏了兩項以上,我就當你的女朋友,怎麼樣?」

剛英畢竟是個硬漢,隨即收起剛剛的沮喪,眼中閃爍興奮的光芒:「真有趣!我接受挑戰!妳等著成為我的獵物吧!」

最後比賽結果如何呢?敬請期待下篇!

「高不可攀的校園女神」單元 待續~

本篇延伸知識

在注重多元化的現代社會,我們常被教導不要被「刻板印象」限制住,而要發展自己的特色。「刻板印象」一詞因此產生許多負面意涵:偏見、僵化、以偏概全、歧視……等,難道它就全無好處嗎?其實,它能幫我們「節省腦力」與「激勵自己」!

一、節省腦力

產生刻板印象是大腦天生就有的功能,幫助我們減輕大腦負擔。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大量資訊,如果一個個仔細分析,不但沒有效率,還會造成大腦不必要的負荷。所以大腦會根據經驗,歸納出刻板印象作為判斷準則,之後如果遇到類似情況,就能快速判斷。

例如男生力氣比女生大、貴的商品品質比較好、人潮多的餐廳食物比較好吃……這些雖然是過度概括的刻版印象,總有例外,但多數情況下符合,幫助我們以最少腦力下最快判斷。

二、激勵自己

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「標籤效應」,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,別人就會依此標籤來看待他,而且很難改變這種刻板印象。

一個著名例子是史丹福大學羅森漢教授的「假病人實驗」。他找來八個正常人假扮病人,向精神科醫生謊稱自己有幻聽,除此之外,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正常。

結果有七個人被診斷為躁鬱症,送進醫院。之後這些假病人不再假裝幻聽,也沒有其他不正常的行為。然而,因為醫護人員已將這些假病人貼上「精神病患」的標籤,從未發現這些假病人其實是正常的。甚至當假病人要求出院時,他們反而以為病情發作了,要求繼續接受治療。

當我們對某人產生刻板印象,貼上標籤,不管他表現如何,我們仍然覺得他就是符合標籤的人。此外,被貼標籤的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深受標籤影響,不知不覺越來越符合被貼的標籤。假如我們給某個普通學生貼上「不聰明」標籤,周遭的人都這樣說他,久而久之,他可能就認為自己真的不聰明。

但反過來說,若能善用標籤效應,給自己貼上正面標籤,反而能激勵自己。例如給自己貼上「認真努力」標籤,勉勵自己當個努力的人,就能愈來愈符合「認真努力」的樣子。故事裡的慧妍與剛英,就是分別利用「認真文靜愛漂亮」的女性刻板印象,及「堅毅強壯」的男性標籤激勵自己。

對於刻板印象不必視為萬惡的洪水猛獸,而應了解它是大腦天生的快速判斷工具。我們要做的,是看待事情時盡量避免以偏概全,並善用正面標籤激勵自己。

參考資料

(引用自網路的資料,若因資料來源網頁遷站、關閉、修改、系統錯誤等因素而搜尋不到,敬請見諒。)

留言